返回
锻件标准
锻件的工艺步骤及热处理工艺处理方法
来源:法兰锻件网2018-12-29 10:54366
锻压件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锻件是金属在固态加热后通过锻压成形的。它要求金属要有良好的热塑性(也叫锻造性},一般锻件均为钢件,它的强度高、塑性好,适合于制造受力大,要求高的重要零部件。如螺栓、轴类、齿轮等。
 
 
铸件金属是在液态浇注到铸型内而成形的。它要求液态金属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等(也叫铸造性),钢铁铸件中分为铸钢和铸铁两种,铸铁件含碳量比钢高,其强度较比钢低,塑性较差,一般适合制作承受力不太大的零件,如机床身、低压阀门座等;铸钢件强度较高,用于制作形状复杂的零件,如链轨板、高压阀门座等。
 
锻件

锻造工艺的如下具体步骤:
 
1.算料与下料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实现毛坯精化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多材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加剧模膛磨损和能量消耗。下料若不稍留余量,将增加工艺调整的难度,增加废品率。此外,下料端面质量对工艺和锻件质量也有影响。
 
2.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锻造变形力和提高金属塑性。但加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氧化、脱碳、过热及过烧等。准确控制始锻及终锻温度,对产品组织与性能有极大影响。
 
3.火焰炉加热具有费用低,适用性强的优点,但加热时间长,容易产生氧化和脱碳,劳动条件也需不断改善。电感应加热具有加热迅速,氧化少的优点,但对产品形状尺寸及材质变化的适应性差。
 
4. 锻造成形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因此,正确计算变形力,是选择设备、进行模具校核的依据。对变形体内部进行应力应变分析,也是优化工艺过程和控制锻件组织性能所不可缺少的。
 
5. 因此,锻件质量分析工作一般可分为现场调査阶段、试验研究分析阶段、提出解决措施及防止对策阶段。面在实施这几个阶段的工作之前,好能制定实施方案,内容包括这三个阶段所要进行的工怍、工作程序、完成时间。该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制定实施方案是分析大型复杂锻件及使用件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
 
在现场调査阶段,主要是调查锻件所用原材料的材料牌号、化学成分、材料规格、材料保证单上的试验结果,进厂复验的各种理化测试和工艺性能测试的结果,甚至还要查明原材料的冶炼和加工工艺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调査锻造的工艺情况,包括锻件应该用的柺料、规格、下料工艺、锻造加热的始锻和终锻温度,所用锻压设备、加热设备、加热工艺、锻造的操作、锻后的冷却方式、预备热处理的工艺情况等。必要时还要调查操作者的情况和环境情况及执行工艺的原始记录。对于在后续工序和使用中出现的锻件质童问题还应调查后续工序的工艺。
 
锻件

 
锻件根据钢种和工艺要求不同,常采用以下热处理方法:退火、正火、调质、淬火与低温回火、淬火与时效等。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看具体是怎么样得呢:
 
1.退火:
 
锻件退火工艺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低温退火和等温退火等多种形式,需根据锻件材质和变形情况来选定。
 
锻件经过退火处理以后,由于再结晶细化了晶粒,消除或减小了残余应力,从而降低了锻件硬度,提高其塑性和韧性,改善了切削性能。
 
2.正火:
 
正火一般是把锻件加热到GSE线以上50-70℃,有些高合金钢锻件加热到GSE线以上100-150℃,经适当保温后再空气中冷却。如正火后锻件硬度较高,为了降低锻件硬度,还应该进行高温回火,一般回火温度为560-660℃。
 
3.淬火、回火:
 
淬火是为了获得不平衡的组织,以提高强度和硬度。将钢锻件加热到Ac1线以上30-50℃。经保温后急冷。
 
回火是为了消除淬火应力,获得较稳定的组织,将锻件加热到Ac1线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空冷或快冷。
 
4.淬火、时效:
 
高温合金和能够通过热处理强化的合金,在锻后常采用淬火时效处理。其中淬火是把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经充分保温,使合金中某些组织生成物溶解到基体中去形成均匀的固体溶体,然后迅速冷却,成为过饱和固溶体,故又称为固溶处理。其目的是改善合金的塑性和韧性,并为进一步时效处理作好组织准备。时效处理是把过饱和固溶体或经冷加工变形后的合金置于室温或加热至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先前溶解于基体内的物质,均匀弥散地析出。时效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锻件热处理是按一定的热处理规范进行的,根据锻件钢种,断面尺寸及技术要求等,并参考有关手册和资料制订。其内容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等。一般采用温度-时间变化曲线来表示。
  • 举报
分享到:
  • 同类资讯